今年,北京将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,包括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化、城市管理服务标准化、民生领域标准化建设等工作。其中,将提升城市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,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,并将加强守护城市“生命线”的“主动脉”、保障特大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等标准化工作。
今天,记者从2018年北京市标准化工作会议上了解到,2017年,北京市围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、提升首都超大城市治理能力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点工作,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,加强标准化工作统筹。
相关负责人指出,北京运用法规、制度、标准管理城市。截至目前,2017年发布地方标准215项,其中城市管理服务标准190项,占比88%,包括《公共厕所运行管理规范》《社区管理与服务规范》《旅游特色小镇设施与服务规范》《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框架》等以及为服务2022年冬奥会发布《体育场所安全运营管理规范滑雪场所》等大众体育的安全生产地方标准。此外,北京与河北、天津合作发布《车用气瓶电子标签应用管理规范》、《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》系列标准等13项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(累计17项)。
负责人指出,去年还在城市副中心组织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,结合建设需求在海绵城市和城市综合管廊综合标准上取得突破。
负责人强调,今年,北京将加强标准化工作。其中,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化工作,助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,包括落实中央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,注重运用法规、制度、标准管理城市”的要求,制定、实施与建设国际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和标准;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制定《海绵城市规划编制与评估标准》《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标准》;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,发布《古建筑类博物馆合理用能指南》等。
在城市管理服务标准化工作方面,北京将守护城市“生命线”的“主动脉”,制定《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规范》;促进形成科学高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,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统一标准,对既有电动小客车和存量充电设施按标准进行改造;严守安全生产红线,加快“百项安全标准”制定工作;强化网格化体系规范化建设;提升城市应急救援水平;保障特大城市气象灾害防御,制定《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技术规范第1部分:城市内涝》《公共场所气象预警标志设置规范》;提升环境管理水平,制定《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》《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规范》等标准。
负责人指出,北京还将加强首都标准化委员会统筹机制作用发挥;加强与中央在京标准化技术机构的沟通联系和合作;加强和天津市、河北省标准化统筹机构的联系。